马鞍山市市长张晓麟出席与苏皖媒体记者见面会

2018-03-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皖江在线讯 今天(4月25日)下午,"对话都市圈聚焦马鞍山"马鞍山市领导与苏皖媒体见面会在雨山湖饭店举行,马鞍山市市长张晓麟出席了见面会,并

皖江在线讯 今天(4月25日)下午,“对话都市圈聚焦马鞍山”马鞍山市领导与苏皖媒体见面会在雨山湖饭店举行,马鞍山市市长张晓麟出席了见面会,并代表市政府对采访团表示欢迎,对关注支持马鞍山发展的媒体表示衷心的感谢。

见面会上,张晓麟就马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马鞍山与长三角及南京都市圈合作情况,向苏皖17家主流媒体记者做了简要介绍并答记者问。他表示,“十二五”时期,马鞍山将把发展置于南京都市圈及长三角发展大局中思索谋划,把加快自身发展与推进都市圈一体化进程充分结合,准确把握马鞍山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定位,通过加强与南京、芜湖等周边城市的同城化建设,着重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统筹衔接。

马鞍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盛厚林主持见面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办主任梁发年及马鞍山市各开发园区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马鞍山1956年10月建市,现辖1县3区,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总人口129万,城镇化率68%,是一座新兴工业之城、绿色之城、港口之城、文明之城。

说到马鞍山,万里长江在这里有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观——一江春水自此调头北流,唐代大诗人李白笔下的千古绝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描绘的就是这一壮观。长江两岸也因此在这里分为江东、江西,西楚霸王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所说的“江东”就是马鞍山、“江东父老”就是马鞍山人。

马鞍山是安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马鞍山人口不多、面积不大,均属安徽省倒数第二,但经济实力全省第三、人均第一。去年,人均GDP9300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00元,有六项指标增幅超长三角城市平均水平。

马鞍山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知道马鞍山的人往往是因先知道马钢,对马鞍山的印象往往是烟囱林立。实际上,马鞍山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属江南丘陵地貌,城市依山环湖滨江而建,“九山环一湖”,城市充满诗意、跌宕起伏、错落有致,不仅是一座钢城,更是一座绿色之城,山青水秀、风景宜人,最容易建成安徽省最好的城市、全国最好的城市之一。

马鞍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是“东部的位���、中部的政策、中部的资源”,与南京毗邻,是长三角城市,周边是中国富裕的地方、富裕的人群,消费能力强、市场潜力大;属中部地区城市,享有中部崛起和皖江示范区政策叠加效应,安徽是资源大省,水、电、气、劳动力等要素资源丰富。

“南京的条件、安徽的成本”,与南京一路之隔,南京巨大的市场和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都可以为马鞍山所用;马鞍山要素成本相对低廉,房价是南京的三分之一,其它要素成本均是其60%左右。

交通便捷,离南京禄口机场仅30公里,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正在兴建,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已正式对外籍船舶开放,沪宁高铁南京南站距离我市不到30公里,随着宁安城际铁路2012年建成通车,马鞍山将进入高铁时代、迈上快车道。

可以说,马鞍山与南京同城化发展,真正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

近年来马鞍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马鞍山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位居全省前列,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人均值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接近长三角中等城市发展水平。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收入140亿元,增长14.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0亿元,增长3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亿元,增长1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0元,增长13.

6%;农民人均纯收入9332元,增长17.4%。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7.6%,比上年提升3.4个百分点,今年将在安徽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一季度,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1亿元,同比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9亿元,增长18%;实际利用内资153亿元,增长89%;实际利用外资2.

56亿美元,增长71%;完成财政收入44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亿元,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7.3亿美元,增长2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37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611元,增长29%。

“十二五”时期,我们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以人均指标全省领先增强信心,以提升发展规模和速度来自我加压,勇做皖江城市带的“箭头”,敢在融入长三角中带头,确定发展目标概括为“124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00亿元,综合实力居全省前三强,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确保“十二五”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为2018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努力建设和谐幸福马鞍山。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树立全域马鞍山理念,把当涂县与马鞍山一道规划建设,实施“1255”城市发展战略,即建设一个主城区,姑孰、博望两个副城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等五个产业功能区,和向山等五个中心镇,形成多点支撑格局。

这其中包括总面积321平方公里的四个新区:一是去年启动建设的17平方公里的滨江新区,位于主城区东南部;二是去年启动建设的秀山新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位于主城区东部;三是今年全面启动的博望新区,总规划面积201平方公里,主要与南京空港物流新城全面对接;四是去年启动建设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总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位于我市南部,与芜湖开发区全面对接。

此外,位于城市北部的慈湖经济开发区、东部花山经济开发区,与南京江宁全面对接。

通过快速通道,将主城区、各新区、产业功能区及中心镇连为一体,使城市居民能快速享受到农村的田园风光,农村居民能快速享受到便捷的城镇公共服务,建成城乡一体、城乡互动的现代田园城市。

与长三角及南京都市圈合作情况

推进与南京都市圈及长三角的合作、实现一体化发展,是马鞍山历届市委、政府的重要任务。早在1986年,马鞍山就成为了南京区域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2001年9月,马鞍山正式成为“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2003年,我市与南京市签订了《宁马两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各方面合作全面展开。

在融入南京都市圈后,与长三角的合作发展也深入推进,2004年11月,我市被列为长三角经济协调会观察员城市;2010年3月,我市正式成为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

我市与长三角城市,特别是与南京都市圈城市间经济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良好合作机制基本建立。

一是我市与南京等兄弟城市主要领导进行高层互访,商讨合作事宜,取得了积极成效。二是宁马两市合作深入开展,2010年5月,两市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框架协议》。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上就基础设施、产业合作、市场体系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合作机制等方面合作达成共识。

在本次市长峰会期间两市将签署深化合作协议。三是经过与芜湖市多次走访对接,已就推进马芜同城化达成初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本次市长峰会期间签署。

交通设施对接全面展开。

正在建设中的马鞍山长江大桥及接线高速与宁杭、宁高、宁常、南京至太仓高速公路连接,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段正加快建设。连接我市与南京的东环路高速化改造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下半年通车。合并新建宁马高速公路(皖苏、苏皖)收费站、撤消马鞍山205国道慈湖收费站并入南京205国道铜井收费站。

宁芜铁路复线项目前期工作深入推进。我市还通过积极实施河道整治,大力加强港口建设来抓好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全面提升融入长三角水路对接水平。

产业合作高度融合。

2010年,全市实际利用内资383.21亿元,其中省外资金310.82亿元,来自南京都市圈城市投资达50亿元,占实际利用内资总额的13%。晶威太阳能、红太阳生物药肥、雨润肉制品、东方置业、河海大学闻天学院等一批项目先后落户马鞍山。

我市与南京都市圈城市在钢铁及其制品延伸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商贸旅游等领域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旅游科技等方面合作深入推进。共同组建“宁、镇、扬、马”旅游联合体,联合跨省域举办“扬子江之旅”旅游推介会,通过捆绑促销把马鞍山的城市品牌搭载到名牌旅游线路中,开���了资源共享、客源互动、市场共建的旅游新格局。

充分利用南京高校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智力资源,与南京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下一步与长三角及南京都市圈合作的打算

“十二五”时期,我们将把马鞍山发展置于南京都市圈及长三角发展大局中思索谋划,把加快自身发展与推进都市圈一体化进程充分结合,准确把握马鞍山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定位,通过加强与南京、芜湖等周边城市的同城化建设,着重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统筹衔接。

统筹重点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对接。

一是加快建设宁马快速通道。加快凤凰湖大道与南京江宁区陆郎、博宁快速通道(含横山隧道)与南京空港新城、宁丹公路与淳西公路等项目对接;建设南京机场二通道南延并串联当涂博望副城的丹阳、新市和当涂湖阳;升级改造江苏341省道和安徽314省道项目,建设苏340省道与马濮一级公路改造对接,打造马鞍山市通往南京江宁开发区和禄口国际机场的快速通道。

二是积极争取将宁马城际轨道交通纳入《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建设项目中,两市协力推进南京轨道交通向马鞍山延伸,形成宁马一体轨道交通网;积极争取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尽早开工。三是加快南京秦淮河—塘沟河—芜申线建设,共同开发和保护石臼湖。四是争取撤销宁马高速公路收费站。

整合旅游资源,联手打造都市圈旅游品牌。

一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濮塘和江心洲两个生态旅游度假区。二是完善主要旅游景点道路交通指引标识系统,使长三角客源地城市市民来马旅游更方便快捷。三是建设马鞍山旅游集散中心,并与南京等主要客源市场的游客集散中心对接,开通长三角主要城市到马鞍山的旅游直通车,开通到我市主要旅游景点的旅游专线车。

大力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共建共享。

一是推进医疗资源共享,引进南京优质医疗资源来马合作办医,利用现代网络服务平台,推动两市间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探索建立两市医疗急诊绿色快速通道;二是继续与南京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新体系;三是进一步深化人才合作协议,促进人才市场同城化发展;四是引进南京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组织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五是推进都市圈内通信、信息、人才与劳动力市场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区域内教育、文化、社保、信息基础设施均等化路径,推动都市圈城市生活服务同城化建设,让市民充分享受一体化带来的实惠和便捷。

(皖江记者 陈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