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红脸王杨启超 豫东“红脸怪王”的清贫坚守

2018-03-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文/晚报首席记者 蒋友胜 图/晚报首席记者 魏文慧 实习生 沈鹭鸶豫东"红脸怪王"的清贫坚守综合新闻赵辉因唱法多变而被誉为豫东"红脸怪王".同样喜爱戏剧表演的赵辉的妻子梁美玲.阅读提示赵辉从师于著名"红脸王"唐玉成的义子"小红脸王"杨启超,因唱法多变而在民间被誉为豫东"红脸怪王"."红脸怪王"生不逢时,当他唱腔稳定.声名鹊起之时,正赶上戏剧走下坡路.对艺术的痴迷,让他放弃了改行的机会,直

文/晚报首席记者 蒋友胜 图/晚报首席记者 魏文慧 实习生 沈鹭鸶

豫东“红脸怪王”的清贫坚守

综合新闻

赵辉因唱法多变而被誉为豫东“红脸怪王”。

同样喜爱戏剧表演的赵辉的妻子梁美玲。

阅读提示

赵辉从师于著名“红脸王”唐玉成的义子“小红脸王”杨启超,因唱法多变而在民间被誉为豫东“红脸怪王”。

“红脸怪王”生不逢时,当他唱腔稳定、声名鹊起之时,正赶上戏剧走下坡路。对艺术的痴迷,让他放弃了改行的机会,直面戏剧萧条的大环境,他选择了清贫而辛酸的坚守。

从1992年到2007年,他带领一批戏剧“布道者”,在豫鲁苏皖等地的民间奔走,曾在冰天雪地里被困山腰融雪泡面充饥,曾演唱2年时间没得到分文报酬,曾为寻找一个“台口”(演戏地点)磨破了嘴皮子……15年的时间,他在民间演唱,竭尽全力;15年的时间,他与他的家人没有回虞城老家一趟;15年的时间,并不短,可他仍然两手空空、家徒四壁!

追 求:成为戏剧名家

赵辉生于1964年,虞城县贾寨镇治安村人。赵辉家里尽管没有专业演艺人员,却也能称为梨园之家。父亲、母亲、兄长对戏剧艺术都非常痴迷,其父是三里五村闻名的“票友”,方圆20里以内,无论哪儿唱戏,他都会跑去看。平常时间,不论是在田间劳作、树下休息,还是在吃饭时,他都会经常吼几嗓子跑调的戏。耳濡目染,赵辉从小就喜欢听戏。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强,自小就经常仿照戏子的表演,吼几嗓子或来几个前空翻、后空翻。

“文革”期间,全国只唱8个样板戏,这可急坏了赵辉父子。1976年,戏剧开始在民间复苏之时,赵父就把赵辉送进了当时贾寨公社的青年剧团,专业学戏。为了学到戏剧大家的精髓,赵辉磕头拜师贾世祥。当时贾世祥绰号“七骡”,唱大红脸,远近闻名。

1980年,赵辉又被送到当时的商丘市搬运公司豫剧团(后改名为大众豫剧团),拜余福礼为师,进一步深造。在搬运公司豫剧团学习1年后,越辉又远赴安徽,进入安徽省青年梆子剧团,进行正规化、系统化地学习戏剧表演。1983年,已经小有成就的赵辉以自己的出色唱腔及表演,进入安徽蒙城梆子剧团,正式成为了一名登台演员。那一年,赵辉尚不满20岁。

虞城县被称为“老戏窝子”,在上世纪80年代,虞城县豫剧团名家荟萃,实力雄厚。“没有两把刷子”,根本不要想进虞城县豫剧团。可是,赵辉凭借自己多处学艺而积淀的独特红脸唱腔,“因唱得好”,于1984年直接进入虞城县豫剧团。进入虞城县豫剧团后,赵辉师从杨启超。杨启超为唐门嫡传弟子。

豫剧界有个说法,河南红脸在豫东,豫东红脸出唐门。著名豫东“红脸王”唐玉成以独特、高亢、激越的唱腔创立了红脸一派。据说,唐玉成表演时,“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怨,‘但为红脸殊’”。

赵辉所拜恩师杨启超,是唐玉成的嫡传弟子,人称“小红脸王”,曾被唐玉成认为义子。

为学到真本事,赵辉每天凌晨4时起床,练习发声。杨启超表演时,他在后台仔细观看,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眼神、台步、手式等细微动作。

1988年,赵辉参加商丘地区戏剧会演,获得地区优秀青年演员二等奖。在虞城县豫剧团,赵辉也逐渐走上前台,成为豫剧团里的主要演员。

那时候的赵辉,踌躇满志,戏剧表演的高峰已经在他面前显现并近在咫尺。

正所谓“咫尺天涯”,迅速走向萧条的戏剧艺术让赵辉的戏剧之路突然变得异常艰辛和坎坷。

坚 守:15年演唱不辍

从立志成为戏剧名家的那一天起,赵辉就严格要求自己,他深谙“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从14岁到24岁,10年坚持如一日,每天凌晨4时起床,练习发声。有一段时间,赵辉的奶奶病了,家人特别嘱咐赵辉,别吼了,影响奶奶休息。可是凌晨4时,家人又听见了赵辉的吼声,却找不到赵辉。后来,其父在家里的衣柜里揪出了蹲在里面练习发声的“小家伙”,一家人又气又怜。

正是这种十年如一日的勤练不辍,使赵辉避过了绝大多数戏剧表演人员要经历的倒嗓子。倒嗓子是指男性戏剧表演人员到十六七岁青春期时,因嗓子的变化而失声或变声的现象。这种倒嗓子,一般要经历三四年,有的甚至终生不能再唱。可是赵辉因天天练声,竟然神奇地避过了倒嗓子期,直至今天,赵辉从来不曾失过声、变过音。

1988年,赵辉开始在虞城县豫剧团担任主角。随着电视的普及,戏剧的市场开始萎缩。

1992年的一天,像全国其他大多数剧团一样,因经营困难,虞城县豫剧团不得不解散。赵辉及妻子梁美玲,听到剧团解散的消息后,长“唱”当哭。

剧团解散后,很多演员自找门路,改了行。当时,赵辉的大哥赵福廷,任虞城县工商局分管人事工作的副局长,赵辉完全能借助大哥之力,找到工作。可是,赵辉不甘心,他坚信戏剧只是经历暂时的萧条,将来一定还会有更加繁荣的一天。

收拾行囊,赵辉与妻子告别虞城县的亲人,去了河北。当时他听说,河北的戏剧不萧条,可是到了地方他才知道,全国的戏剧都一样面对寒冬。赵辉没有退却,他与妻子招收几十名不愿离开戏剧表演阵地的演员,在河北成立了“虞城县豫剧团”,自任团长,开始“跑江湖”。

一个冬天,赵辉带领剧团从河北涉县的一个村庄出来,迎着寒冷的北风,去赶另一个“台口”。当剧团爬上一条山路的半山腰时,天空突降大雪,赵辉等人不得不原地支帐篷休息。可是,大雪一下就是三天三夜,整座山都被大雪裹了起来,没有了下山的路。在山里,找不到路,就不能动,否则就会出现滑下山坡的危险。

带的水没有了,就融雪当水;带的干粮快没了,30多人实行“配额制”,每顿饭,谁也不能多吃!

迎着怒吼的北风,赵辉心乱如麻。他,他有孕在身的妻子,以及30多名演员,难道就被困死在这半山腰里吗?

正在他们山穷水尽的时候,从山上下来了几个村民。因长年生活在山里,村民熟悉地形。在几个村民的带领下,他们互相搀扶着走进了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30多人,到谁家去吃饭?

无奈,赵辉决定为村民演戏,不收钱,只求能管个饭。赵辉瘸着腿走上戏台,踩着被冻烂的双脚,吼了起来。那些演员们,也都尽心尽力地表演。他们已经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活命。

小山村里没有电视,赵辉的表演给村民带去了戏剧的享受,村民们轮流着满心欢喜地请他们吃饭。在那个小山村,赵辉的剧团表演了1个多月。

2004年,听信谎言,赵辉偕妻子随另一个剧团到内蒙古表演。跟着表演了2年,不但没得到分文工资,还搭进去1万多元的饭钱及花费。

1992年至2007年,15年里的辛酸事,赵辉说不完。但无论多苦,赵辉一直坚守艺德,只要站在戏台上,就倾尽全力,回归艺术。

2007年,颠簸了15年的赵辉,第一次回到老家虞城县,在虞城县他又成立了一个戏剧表演艺术团。逐渐恢复的戏剧市场,让赵辉终于可以过上稍微宽绰点的生活。

不 舍:期待戏剧明天

尽管长年在乡村土台子上演唱,但赵辉对艺术的创新从未曾停顿。杨启超去世后,全国很多红脸唱腔的演员开始通过音像制品研究、学习他的唱腔。杨启超年老后的一些唱段,有“啊”字音,很多人认为这是杨启超的特色所在,加以模仿。赵辉通过反复试唱及询问台下观众的反映,感觉这个“啊”字音并无必要,就加以改进,使声音更加高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舞台上,赵辉努力做到“心中有戏,目中无人”。一些戏剧表演人员到舞台上唱了第一句后,习惯向观众席问观众的感受,赵辉却不然,他认为,戏剧表演一定要做到手、眼、心、法、步统一和谐,唱戏就要入戏,做到面对千人观众与面对一人观众时要有一样的表演水准。

一次,赵辉在农村表演时,其大哥赵福廷在台下听戏。当时,台下并没有多少观众,还是大热天。可是,赵辉上台后,极其投入,高亢的声音力震四野。赵辉下台后,赵福廷对他说:“你这样子唱,早晚得累死在戏台上!你就不能省点力气唱吗?”

赵辉说:“我的目标就是死在戏台上,一个视戏如命的人,死在戏台上是最好的归宿。”

15年奔波,仍然家徒四壁的赵辉夫妇,心中矢志不改的,是对戏剧明天更美好的信念。赵辉的两个儿子,均生在剧团里、长在剧团里,自小就对戏剧表演充满兴趣。赵辉没有让孩子改行,仍然培养他们唱戏。赵辉的大儿子赵文龙,两三岁就会打二板,10岁就能给演员伴奏。赵辉的二儿子6岁就能全装上台表演。

为了让儿子成长为更优秀的戏剧人才,赵辉将两个儿子送进了专业的戏剧学校学习。

记者采访时,赵辉夫妇瞅着空洞的房间,苦笑着对记者说,他们居住的房子是租的,房间里也没有什么家具。可是,他们仍然是富裕的,因为他们心中有戏,因为他们有两个又走上戏剧表演之路的儿子。

他们是梨园之家,梨园之家里戏剧之花飘香,就是赵辉夫妇的人生财富。

赵辉坚信,戏剧的明天一定会美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