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关于人性幸福论与佛教思想的融合 [原]

2017-07-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就该满足了."---彼得拉克<智者的真理>"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它决不是轻易能获得的东西,在别处不可能找到它,

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就该满足了。”

———彼得拉克《智者的真理》

“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它决不是轻易能获得的东西,在别处不可能找到它,只有在我们自身中才能发现它”“人类幸福有两种敌人,痛苦和厌倦,即使我们幸运地远离了痛苦,我们便靠近了厌倦,若远离了厌倦,我们便又靠近了痛苦”

                                      ———叔本华

寻求幸福者,唯有看淡世间一切不公,一切世故,所有皆由因缘起,由因缘灭,此世间事之根本。

看清一切者。为悟。悟者得彻。

沉迷世间事者。为迷。迷者得福。

叔本华在对于人性的幸福上面的观点无疑是悲观的,他的观点正如柏拉图所说,唯一的生存形式就是不停的变化而永远不能止住,幸福又何能常驻呢?

他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面说到:“不安定,这就是生存的特征。”既然生存的本质是不安定的,又何来安定的幸福感。因此可以认为:所谓的幸福感只是一个不幸和另一个不幸之间的间隙,是建立在苦痛的人生上面的,

这种西方文化中罕见的悲观很自然地让人联想起佛教对尘世之痛苦的描述。释迦认为,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无明既是无知,但这不是普通的无知,而是对缘起性空之理的无知:世间万物本是相互依存,人们偏固执独立的自我;世间万物本是无常,人们偏要希求永远占有……这种无知地偏执就是无明。然而无明并不是欲望,是无明产生了欲望,灭除欲望并不意味着解脱。

而叔本华认为:人生的全部根底不适于真正的幸福,它的本质已变形为各色各样的苦恼,人生彻头彻尾是不幸的状态。

那如果照他的看法,那么我们就用不着为不幸的事悲叹了,也用不着为灾厄而感到难过了。更不用为了选择而去苦恼了,既然人生是彻头彻尾的不幸,那么,这样选择和那样选择就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了,因为你怎么选都是错的,于是反过来看,你怎么选择又都是对的,因为没有对的也就无所谓错的。于是,人生就简单了。于是,我们对于不幸也就坦然了。

在这一点上,叔本华的观点和佛教的理论联系方面无疑在结论上是一致的

上座部佛教经典《清净道论》中有这样的观点:

求清净者,能得喜悦

此中的“清净”,是除了一切污垢而究竟情景的涅槃。到达清淨的道路则为清净道。

而在叔本华主要观点“世界既是我的表象”中,认为世界“实际存在的支柱”则是我的意志,这既是说,当一个人的生存意志达到一种程度,能够透过“虚伪的”表象,看到“客体”只不过是“主体”意志的一种体现,也就能够释然。

叔本华说过:当人的全部抽象概念和他自我感觉的事物间完全取得一致时,人的知识才可以说是成熟的,即谓他达到了一个个体所能达到的完美的境地。而这种完美的境界可谓是人类一直所追求的幸福感。而在达到这种境界的过程中,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清净道论》中所说的“清净道”呢?

如果说这样说法稍有偏颇,可再看:

一位著名禅者曾说:老僧30年前,见山是山、水是水;后来略有领悟,见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及至大彻大悟,见山仍是山、水仍是水。第一重境界所描述的无疑是常人状态,认为一切都是实实在在、天经地义;后来对万物之实在性发生怀疑,这便是哲人境界;最终悟到虚妄的不是外物而是自己的偏执,去掉无明,见到世界依旧是它的本来面目,这可谓是佛家境界。此中“无明”,可为“无知”,也可为“世界表象之反应”,与叔本华的唯识论是何等的相近。

由此可以看出,叔本华在他的理论研究中,受到早期的印度拂教思想的影响也是很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