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执中老婆 吴晓波、马东、黄执中…如何回答这4个年终提问?

2019-01-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喜马拉雅和浙江卫视联手的思想跨年,交出了2018年份的答卷.今年的主题是"十年之约",与去年类似的是,同样谈及反思与展望,谈及现代人的焦虑.人工智能以及未来城市,但又有更多契合当下现状的思考.黄执中老婆 吴晓波.马东.黄执中-如何回答这4个年终提问?此外,今年喜马拉雅还策划了一场大咖思想午餐,邀请马东.吴晓波.李银河.秦朔等十余个不用领域的思想者与用户坐下来吃顿有思想的午饭,又被称为"中国版巴菲特午餐",尝试通过交流,为这些"共同焦虑"寻求突破口

喜马拉雅和浙江卫视联手的思想跨年,交出了2018年份的答卷。

今年的主题是“十年之约”,与去年类似的是,同样谈及反思与展望,谈及现代人的焦虑、人工智能以及未来城市,但又有更多契合当下现状的思考。

黄执中老婆 吴晓波、马东、黄执中…如何回答这4个年终提问?

此外,今年喜马拉雅还策划了一场大咖思想午餐,邀请马东、吴晓波、李银河、秦朔等十余个不用领域的思想者与用户坐下来吃顿有思想的午饭,又被称为“中国版巴菲特午餐”,尝试通过交流,为这些“共同焦虑”寻求突破口。

黄执中老婆 吴晓波、马东、黄执中…如何回答这4个年终提问?

从这场跨年演讲中,内容创业者们能得到哪些启发?我们结合现场内容梳理出4个值得在跨年之际思考的问题。他们或许无法给予你我关于未来的答案,但一定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前进,过好2019。

过去这一年,新媒体行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甚至是一些结构性的转折。时逢年关,社交媒体被各种盘点霸屏,实际上都在讲同一个主题:回顾、总结和反思。

黄执中老婆 吴晓波、马东、黄执中…如何回答这4个年终提问?

近期,新榜也陆续推出一系列年终盘点,围绕点赞10w 、2018十大关键词、年度新媒体大事件等话题进行了深度盘点。我们在思考,2018年的新媒体行业,到底过得怎么样?

喜马拉雅思想跨年也有一个类似的话题,我们不妨拿来问问自己: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你的2018,你的关键词是什么?是忙碌、迷茫、忐忑、焦虑,还是转型、爆发。

以下内容整理精简自思想跨年嘉宾们的现场分享:

吴晓波:(如果用一个词概括2018)我觉得是忙和茫,忙碌的忙和迷茫的茫。我觉得做自媒体的几年确实非常忙碌,读书时间越来越少,写作越来越不让自己满意,还有就是迷茫。

韩雪:信念,因为刚刚离开浙江卫视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也非常幸运的拿到了总冠军,这个词也是我在那个舞台上最大的收获。因为一个好的演员要在舞台上站住,你就得真的从心去热爱这份表演的事业和那种信念感。

马东:我是忐忑。我还蛮享受这个过程,今年50岁,50岁的时候其实没有什么值得你特别忐忑的事。但是如果有一个外部环境,还能让你处在忐忑当中,还是很有意思。如果它是一个并不忐忑,好像四平八稳的生活,那没有那么有意思。所以我还是会追求那些现在不懂的东西,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让自己处在深一脚浅一脚的节奏里,我自己喜欢那个节奏。

2018已经结束,2019年的风往哪儿吹?未来十年可能会有哪些影响行业变动的新趋势?吴晓波在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2028年99%的人可能会成为无用之人。

随着近几年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喜马拉雅CEO余建军说,如今在音频行业,声音既可以作为内容承载的主体,又成为交互的、获取信息的入口。在此基础上,喜马拉雅发布了可以语音交互的人工智能音箱,提升声音的服务价值。

同样变化的还有用户获取信息的习惯,从几倍速看剧听音频的流行可见一斑。马东谈到,自己作为重度音频用户,在听一些信息含量高的内容时会调节语速,“我现在可以听两倍、两倍半的语速,听起来跟鸟叫一样,但是有科学家说其实人的大脑是可以训练的,我就通过这件事印证了这一点”。

随着未来十年社会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人生规划还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而新媒体的存在方式也将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动。当手机成为折叠芯片般的存在,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和习惯可能会截然不同,而今天最主流的社交媒体、内容平台以及内容呈现方式,或许也会被彻底颠覆。

正如十年前我们还不知10w 为何物,十年后,内容传播的标准也终将被重新定义。

以下内容整理精简自吴晓波现场演讲:

不久前我去了一家科技公司,在今天中国人已经能够把一个手机的玻璃界面,制造到0.12毫米,如果到0.1,到0.08毫米的话,那么这个手机的界面就会被折叠。十年后的手机可能是一个眼镜、一个芯片,也可能是一个手表,或者直接跟语言交互的产品。

那么各位,如果当手机长成这样的时候,微信在哪里,微博在哪里,如果需要用滴滴打车,那么滴滴的界面会在什么地方?到了2028年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今天的十名还有多少。所以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没有一家伟大的企业能够完整地在舒适区的范围内穿越到下一个周期。

2028年99%的人可能会成为无用之人,很多跟标准相关的、跟简单劳动力相关的工作,都会被替代,例如精算师、年报分析师、理财师、牙医、卡车司机、西装打版师傅、律师、车间里的工人、翻译、导游、打字员、门卫、验票员、巡逻员和便利店的营业员。

但与此同时,一些可能很不起眼的能力甚至情绪,可能会成为未来最重要的一些东西,包括心碎的爱情、充满挫折的创业、对生命的渴望、对世界的好奇。在未来,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和善良的能力,是我们走向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岁月的根本的一个动力。

在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问自己几个问题:

过去十年里,我们改变了多少,我们的生命的质量,我们内在对世界的理解,到底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我们跟这个国家,跟技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到底有没有在进步?此时此刻我们对自己还有哪些不满,面对明天,有哪些我是可以需要进行改变的?要对十年后的自己说些什么。

社交媒体上,有越来越多的人用“艰难”一词来形容自己的2018年。

新媒体行业亦如是。在微信平台,公众号打开率持续下滑已成为行业共识。短视频领域,竖屏的悄然升温又给横屏带来了新的刺激和挑战。当红利远去,各大内容平台的竞争对手不是彼此,而是来自王者荣耀带来的用户注意力争夺。

如何度过这段“艰难”的时间,跨越行业的寒冬,马东和吴晓波发起了一次关于穿越周期的讨论。马东认为,当所有人都在讲寒冬的时候,也许机遇就孕育其中了。

以下内容整理精简自吴晓波和马东现场对谈:

马东:整个2018年贯穿我们所有人内心的叫做迷茫,其实跟我们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经济周期里面有关。您判断今天中国我们在一个什么阶段,我们处在哪一个区间。

吴晓波:在经济学里面周期分很多种,最短的叫信贷周期。最长的周期叫做康波周期,叫康德·拉基耶夫。康德·拉基耶夫是一个苏联的企业家,他提出康波周期,觉得60年左右会碰到一个很大的格局。他说我们人生大概三四年会有一个周期,行业里面的十来年有一个周期,最长期可能一辈子就碰到两次康波周期。所以剩下来的问题是在周期中最终会出现什么情况。

巴菲特有一句话很有名,叫在贪婪时恐惧,在恐惧时贪婪,他讲的就是周期的问题。这句话在中国是吻合的,从1987年到今天,我们还在说未来十年,这是一个波动的过程,有很多东西在突发,很多制度在创新,技术在变革,可能很多原来很难被突破的东西,因为有了这个危机就被突破了。危机会突破很多壁垒,要进入到一个新的周期。

马东:今天我们那么多的迷茫,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没有经历过的周期。中国在过去的40年里面虽然是起起伏伏,但是总的趋势是高斜率向上,年均增长9.4%,人类历史上没有过的这种发展。但经济学规律告诉我们,这不可能长久,更不可能永远。所以我们要有好的心理准备去面对这个周期,或也知道所有的机遇蕴藏在这个周期的起伏波段里面。

人其实也是这样。长期来看每个人的运气可能都是一个回归均值法则,过于高兴的时候,乐极生悲,然后过于沉沦的时候否极泰来。穿越周期在我们生命历程当中,至少你应该有一个概念,有这个眼光。也许具备了这个的时候,对于我们面对今天社会、国家以及我们每个人的经济、财富以及个人运气的起涨摔停,都是一个很好的心理基础。

不久前,新榜盘点了2018年新媒体行业十大关键词,排在前列的就是“增长焦虑”。焦虑的不只是一小部分人,最近几年,焦虑几乎成为整个行业的背景情绪,甚至国民话题。

思想跨年现场,马薇薇、黄执中和马东、吴晓波等人集中探讨了关于焦虑,主题是——现代人的焦虑不是多余的。

也许当我们终于找到和焦虑相处的方式时,我们才会不再将它视为一个麻烦。这也是我们希望在进入2019年之前,我们都能跟自己进行一次深入对谈的一个重要问题。

以下内容整理精简自黄执中、马薇薇等人的现场对谈:

黄执中:容易焦虑是因为容易有期待

焦虑是好东西,不是个问题。所谓焦虑其实就是期待跟希望的一种展示形式而已。我们都说这是一个最容易有焦虑的年代,因为老实说这是一个最容易有期待跟希望的年代。绝望就不焦虑了。

在我们小时候大人都会传达两个概念,叫做你可以成为任何人,只要努力你可以做到任何事。可是以前你听到的是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那个年代你没有什么焦虑,为什么现在容易焦虑?比较开玩笑的说法是因为现代人,不认命嘛。你抱着期待跟希望,你当然容易焦虑啊。我们不愿意这样被注定。所以珍惜这种感觉,这是对的,我们不太可能你让一个人保持着、抱着期待与希望而只割去焦虑。

马薇薇:焦虑导致现代人的幸福感下降

信不信命这种事,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过去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现在很多人想的是阿里腾讯宁有种乎,实际上你成为王侯将相的机率基本上跟你做成阿里腾讯的机率是差不多的,几乎为零。这个时候你内心的绝望是铺天盖地的。所以让大家意识到我有那么多的机会这种理论,徒增他们的焦虑,真的是对那些人负责吗?

我们都知道三分靠努力七分靠打拼,九十分靠运气,很多时候人不信命,真的是自己的傲慢,就觉得我一定可以做到,逼使自己陷入一种焦虑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使你忽略了生活质量幸福本身。我们大部分人的人生,实际上是被别人的人生规划的,我在互联网上看到王思聪很棒,所以我就要成为他那样的人。

可过去不会,你都不知道这些人的存在,你完全没有这种焦虑,你的幸福度是高的。从精神上说现代人的焦虑导致了现代人的幸福感其实是在下降的。

黄执中:幸福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知道不烦心这些事情,你依然会有小小的幸福,可是对现代人而言他已经知道了,有好多事情比幸福更重要。好奇、探索,开眼界,这些也许都比幸福更重要。

我们会上网,网络是让我们现代人焦虑的原因之一。在没有网络讯息封闭,我只能待在我们村里那个年代里,我的幸福的比较标准是谁?村口王二麻子,我看到最漂亮的姑娘是谁?村口的阿梅。这时候我的焦虑是有限的,因为在这个小小的村子里,王二麻子跟我的差距是有限的,李阿梅的漂亮程度是有限的,可一旦有了网络,你上网看到的是全世界排名前几漂亮的人,你看到成功的样板,财富的差距,所以你会焦虑,可是这是坏的吗?不是。

因为宁可焦虑你也不想回到那个什么都看不到的时代去,你还是想要知道世界上最漂亮的是谁,想要看到人类可以做到什么,我不要一辈子只看到王二麻子做到什么,让他成为我人生中的高峰,我想看到我想知道哪怕我得不到,哪怕这也许不会那么的幸福

现代人应该要跟你的焦虑共处,我们不想退回那个没有焦虑的年代,那代表了我的讯息是有限的,我的比较标准就在眼前,代表了我对未来的期待跟盼望是不敢提高的。

马薇薇:不应该因为焦虑所以去探索这个世界

我同意人应该开拓视野、有好奇心、有求知欲,但这不应该是由焦虑所促使并导致的。

这个世界像一个巨大的糖果铺子,我走进糖果铺子里,涌进来200多个售货员跟你说买我买我买我,在这种体验下买回去的东西事后一定是后悔的,焦虑就是这样的东西。它迫使你做出了决定,但这个决定是你当时情急之下做出的,或别人说服你做出的,或大多数人做出然后你顺着做出的,而不是你真正想要做的。

真正的好奇心是什么?你让我在这个店里慢慢逛,你让我把每颗糖果都尝一尝,最后我会选出那个也许不是销量最高、最甜美、包装最好看的,但就是我这一辈子想要品尝的。所以人的一生就是挑选糖果的过程,而焦虑就是那群急吼吼的售货员,他不需要出现你的店铺里。

吴晓波:焦虑能够让你去工作去创造

70年代有一种美国的心理学家写过一本书叫《焦虑》,这本书写完以后,结论是焦虑是好的,一个社会有焦虑,然后焦虑能够让你去工作,去创造。去年日本有一本书叫《低欲望社会》。日本现在没啥焦虑,你见到每一个日本的35岁的男生和22岁的女生都知道,他在公司里什么职务,大概年收入多少,都已经固化掉了。我觉得焦虑应该不是多余的,我但我不认为焦虑会产生幸福感。

马东:不妨用创作平衡一下焦虑

很多人从国外回来的人到中国来以后,就说中国节奏太快了,有人算过一笔帐,中国现在14亿人口,把老人孩子都减去,把不愿意工作的减去,取一个特别的区间就是有强烈工作欲望的男性会发现至少有1亿多,这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极其巨大可怕的力量。但这也许就是中国今天高速发展一个核心动力。

创作者有一个很好提供自己焦虑的方式,就是他可以把自己无法抒发那一面,用自己的创作形式表现出来,那是一个最好的焦虑平衡机制。所以即便我们不是以创作为生的人,也不妨找一点创作的契机,平衡一下自己内心特殊时期的感受。

PS. 你会如何回答这四个问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