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卿罗永浩 陈晓卿的美食江湖

2019-06-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陈晓卿眼中,身边朋友的老家都如同虚拟的标签随时跟在旁边.他们都来自小地方,在北京学习.工作和生活,即便在各自领域都小有成就,也还是难以找到真正的归属感.陈晓卿说,可能因为这样大家才相聚吃喝.漫谈人生——甚至成为京城文化圈著名的"老男人饭局".尽管这里面并不只是老男人.陈晓卿罗永浩 陈晓卿的美食江湖央视"大裤衩"45楼,陈晓卿背倚着北京东三环逐渐浓稠起来的车流,在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初次见面的第10分钟终于忍不住问:你是哪里人?得到"安徽淮南

在陈晓卿眼中,身边朋友的老家都如同虚拟的标签随时跟在旁边。他们都来自小地方,在北京学习、工作和生活,即便在各自领域都小有成就,也还是难以找到真正的归属感。陈晓卿说,可能因为这样大家才相聚吃喝、漫谈人生——甚至成为京城文化圈著名的“老男人饭局”。尽管这里面并不只是老男人。

陈晓卿罗永浩 陈晓卿的美食江湖

央视“大裤衩”45楼,陈晓卿背倚着北京东三环逐渐浓稠起来的车流,在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初次见面的第10分钟终于忍不住问:你是哪里人?

得到“安徽淮南”的答案后,他立即以食物接续对话:“我吃的淮南牛肉汤可能比很多淮南人都多。”为了表达对这种当地名小吃的热爱,他举例说有次一口气吃掉两大碗牛肉汤外加四个吊炉烧饼。这是他的本领:问问对方的出处,随后便以丰富的知识阅历一语道出该地的特产美食,顺便以文化视角阐释地理、语系和菜系之间的关联。

陈晓卿罗永浩 陈晓卿的美食江湖

“只要是自称主打安徽菜的饭店我都很警惕。因为皖南属于吴语系、淮南讲江淮官话、我家灵璧讲的是中原话,其实完全三种人——语言最能代表菜系,安徽根本是三个菜系,没法整合成一个‘安徽菜’。”他说,“蒙城烧饼和腌鲜鳜鱼完全没法放在一起,所以不能因为行政区划而归类饭店的主打菜系。如果路边看到绩溪馆子、六安馆子我就很有兴趣,后来改成‘徽州小镇’之类那就不再去了。”

陈晓卿罗永浩 陈晓卿的美食江湖

在这位老资格食客眼中,连身边朋友的老家都如同虚拟的标签随时跟在旁边,就好像是年轻一代喜欢把星座挂在嘴边。《读库》主编张立宪是河北赵县的、专栏作家王小山是吉林四平的、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是延边和龙县的、作家杨葵是江苏淮阴人、央视记者柴静则来自山西临汾,而他自己在安徽灵璧长大。

在陈晓卿新出版的《至味在人间》一书中,有篇讲述柴静初到湖南上大学时在餐饮文化上所受到的震撼教育。从小生活在朴素的北方城市,她早已默认吃饭便是一碗面食,可到了南方才赫然意识到,原来世界上还有很多人都需要至少一份菜和一碗米饭的搭配。“难怪有位南方朋友去西安后吐槽:谁说这里是美食天堂,主食天堂好不好?”文中这样写道。

这些人的老家都是小地方,来到大北京学习、工作和生活,即便在各自领域都小有成就,也还是难以找到真正的归属感。陈晓卿说,可能因为这样大家才相聚吃喝、漫谈人生——甚至成为京城文化圈著名的“老男人饭局”。尽管这里面并不只是老男人。

“在北京晚上很难按时回家吃完饭,到时候谁方便就约谁一起吃个晚饭。”饭局的总发起人张立宪并不认为自己曾经的这些饭搭子们与其他群体有任何不同,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可能只是因为我们都愿意耐心在博客里写一点饭局的事情。”

“朋友是我们在这个乏味世界中最大的笑料来源,不对其进行气质性侮辱,日子岂不是太无聊了?而这种羞辱的最佳时机,就是饭桌上。几次饭局混下来,大家的生理缺陷、心理障碍,全都暴露在严酷的目光之下,被那些毫不积德的嘴巴念叨来念叨去,成为佐餐佳品。”他在2007年的一篇博客中这样写道。

“扫街嘴”造福朋友圈

1991年淮河大水,刚从大学毕业没几年的陈晓卿终于找到机会出差拍片。那部《孤岛纪事》将镜头对准被大水围困的村民,成为国内最早一批送评戛纳电影节的纪录片,同时这也是他执导拍摄的第一部作品。

从那时起,他参与拍摄过多部颇受好评的纪录片,如以安徽小保姆为主角的《远在北京的家》,宏大历史题材《百年中国》,以及《一个时代的侧影》、《甲子》、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当然还有2012年首播的《舌尖上的中国》。正职是国家电视台的纪录片导演,于是在昼夜不分的工作生活中,“吃饭”成了顶要紧的大事。

“像我出生的年月,好吃并不是很光彩的事情,只好偷偷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一届中国美食节,这位来自皖北县城的少年人生第一次吃到那么多东西,简直像是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他在京城胡同里四处搜寻隐蔽的小馆子,逐渐在熟人圈里博得了“扫街嘴”的名号。在那个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代,据说只要哪位朋友想吃什么给陈晓卿打个电话,报上方位和偏好就能立刻收到事先编辑好的短信——饭店名称、电话、必点菜甚至要跟老板怎么叮嘱。

“后来那五千家饭店通讯录都一股脑掉进了黄河里。”他指的是那只宝贵的手机。不光吃,他还写成嬉笑怒骂的文字放在博客上,然后在多档旅游或美食节目里担任演播室嘉宾,并且结识一众好友、因吃而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自从认识了陈晓卿,我们的吃饭质量有了基本的提升。”《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小峰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否则平时只要问起去哪儿吃,所有人都是懵的。”

从2005年开始,他和张立宪、陈晓卿作为核心成员逐渐组织形成了一个“老男人饭局”,其中几乎都是在媒体、出版、写作领域内小有成就的文化工作者。

“能吃到一起的人一般也能聊到一起。”陈晓卿对此颇有心得,“首先食物有阶级,其次饮食偏好和地域性有关,除此之外还有口味的划分——人被划分在很多个集合里面,而我从属的集合特别多。唯一挑的就是人。”

一桌高级知识分子,那都不是省油的灯。除了喝酒吃饭和互相玩笑,他们都极其热衷于在个人博客以及之后的微博里隔空吐槽。其中代表便是早有网络红人经验的王小峰,在他“戴三个表”博客盛极一时的年代里,几乎每周都有忠实记录饭局欢喜剧的文章。而时至今日,他对这段几乎成为公共文化事件的往事也颇多感慨。

“天下所有的饭局都是这样,只是这个带着各种文化名人的光环。”他说,“大家坐下来吃饭的时候,我感觉都是绷着的。女人聚会虚荣心比的是年龄、物质,男人在一起比的是智商、智慧。文化圈又没什么钱,能比的就是多一点学问。”

所以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愿意在嘴巴上吃亏。如果某人抖个包袱大家都笑了,可旁边那位抖了包袱却只有寥寥无几的回应,那么这就等于从某处看不见的战场败下阵来。貌似大家都心平气和,但其实都较着一股劲儿。

王小峰觉得他们聚会时的化学反应,夹杂着欣赏和不服,复杂极了。“同时又都互相需要。这源自精神层面的孤独。女孩子也许约闺蜜去逛个街、喝个冷饮就消除了,而男人更多的时候要聚众,通过精神交流来缓解这种孤独。”

美食有阶级

陈晓卿承认自己的口味特别宽广。单看他新近出版的文集《至味在人间》中提到的菜系就已经几乎是大半个中国民间饮食风俗志,江淮两岸的荠菜、青萝卜、皮蛋,北方地区的各种面食、涮肉、卤煮,沿海地区的海鲜料理,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我可以把猪大肠和海参吃到一起去。”

“不管是喀什烤羊腿、西安水盆羊肉、吴忠冷手抓、西宁开锅肉,还是遵义羊肉粉、海口东山羊、宁波白切羊肉、梅州羊肉边炉,我都一概……哦天哪!我差点儿用‘视同己出’这样的词儿,来表达对他们同样的喜欢程度。”在其中一篇特地讲各地羊肉口味偏好的文章里,他这样总结道。

在了解各地美食的来龙去脉之后,其实他真正感兴趣的还是食物之外的东西。

比如多年扫街探店练就的火眼金睛,他总结出,但凡看到主打一种以上菜系的店铺通常都不会太好,而招牌上的地名越具体越好,比如“高水杨米粉”,敢于拿自己的区域专属标识来开店,主人也是要有一份自信。

再比如在各种荒僻郊野处挖掘的好饭馆,跟着老饕去吃大隐隐于市的小馆子,前前后后花费的时间精力、制造出来的期待、神秘氛围,这些都像是精神历险一般让人着迷。

如果朋友新近推荐一家饭店、吃后觉得很好,陈晓卿就会找厨子或是主人话话家常——可以想象文字中那些细致入微的菜式做法,以及店主人身世故事,甚至服务员的态度、店小二的个性,全都是这位专业电视人酒足饭饱、喝茶点烟时跟他们一言一语攀谈出来的。

“但现在这样的好饭店越来越少了。工业化、中央厨房的连锁店盛行,吃到难吃的饭机会越来越少,与此同时,让自己惊艳的机会也在减少,都是中不溜的饭。”他所慨叹的“好饭店”大概就是指踏踏实实做菜,并不贪求挣快钱的小馆子。

“其实当年做‘舌尖上的中国’也是有一股气,”他说,“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诗词戏曲,包括身边的一切。写一首诗和做一道菜都是文化。很多做餐饮的不自信,需要起一个有文化的名字,这是对中国菜文化的巨大损害,矮化了中国美食。”

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写美食文章,陈晓卿认为自己并没有带着一种传播者的使命感、需要告诉读者观众什么是美食——相反的,他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大家是如此幸运、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正是身边的这些东西。比如养蜂人需要长途跋涉、花费近半年时间得到的蜂蜜,比如乡下农民需要在极其寒冷的天气里下至齐胸深的泥塘去挖来的莲藕。

当人们意识到,这些在超市里可以轻易获得的简单食物背后,竟有这如此之多的劳动和情感付出,自然而然就会重新审视周围事物。这种心理暗示几乎足以影响每个人的价值观。

散落的饭局

那著名的“老男人饭局”前前后后繁荣了三四年,照王小峰粗略统计,除却铁打的阵营老几位,落花流水一样同桌吃饭又消失的人不下两百个。好多是朋友的朋友,想要见偶像真身;也有很多特意求见,希望可以混进这个文化圈子。

“开始大家觉得只要没事不管多远都赶去,经历千里迢迢各种堵车,到了之后发现一桌人都在玩手机。”他说,“人一扎堆,信息、观点都变得封闭——就像是现在的朋友圈,这个封闭环境里发生的事情外面看不到,圈里的人也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博客时代结束了,换来的是微博潮流。坚持抵制信息碎片式社交网络的王小峰逐渐发现,这一桌人尽管贵为这个总编、那个主任,却仍旧扎在一起掰扯拉黑、关注、转发、涨粉丝这些细碎琐事;更可怕的,饭局的主题永远离不开时下最热门的微博话题。

“我突然发现这些人回到了大学时期封闭的思维状态里。那时候我也不怎么上网,他们讨论我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儿,只能在旁边听。”他说,“2010年元宵节聚过之后我就逐渐游离开去了,直到2013年重聚,发现大家聊的跟两年前都能接上。”

即便是对于享受微博社交的陈晓卿来说,后来也开始厌倦了因此而产生的种种瓜葛、嘴仗和纠纷。“后来大家戾气很重,经常吵架、站队,吃饭变得不像以前那么有趣。”他说。

饭局的老几位彼此之前也经历了些恩怨情仇,最后有人绝对不再与某人同桌出席,有人不满足大而化之的场面,更喜欢和一两人私下相聚。

“可这来来去去才正是饭局的结果,每个人交往的圈子都是在不断流动中的。”张立宪对记者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时候体力好,随着年龄上升,聚得也越来越少。”也正是从那时起,大家也都找到自己想要忙活的事业,并且一旦运转起来会越来越忙。

张立宪2006年创办《读库》,王小峰从2007年开始创业卖T恤,罗永浩在2009年做英语培训、接着2011年做手机。而陈晓卿在2010年被调到央视准备新开播的纪录频道,没日没夜地加班。

2012年高群书导演的《神探亨特张》可以被视作这群饭局搭子的一个阶段总结,这部2012年金马奖最佳影片的最大卖点,便是这些文化红人作为主要演员参演。“这是北京的外地人情怀。里面关注的都是外地人,诈骗的、碰瓷的、吃屎的。”陈晓卿全片只在一个场景露脸,饰演主角张立宪的便衣警察同行,“那真就是我看到的北京,和外地游客、生活在胡同里的本地人看到的都不一样。”

而这一切也都早已离开食物,引向了其他。正如央视大楼脚下繁华的CBD再也找不到如甘家口柴氏牛肉面店里那般滚沸的炖牛肉了。

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写美食文章,陈晓卿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大家是如此幸运、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正是身边的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