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讲话 西南联大之永远校长梅贻琦

2019-06-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这风雨飘摇之秋,清华正好像一条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驾驶它的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畏缩,只有鼓起勇气,坚忍前进,虽然此时使人有长夜漫漫之感,但我们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风定.到那时,我们把这条船好好开回清华园;到那时,他才能向清华的同仁校友敢告无罪.梅贻琦讲话 西南联大之永远校长梅贻琦梅贻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在这风雨飘摇之秋,清华正好像一条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驾驶它的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畏缩,只有鼓起勇气,坚忍前进,虽然此时使人有长夜漫漫之感,但我们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风定。到那时,我们把这条船好好开回清华园;到那时,他才能向清华的同仁校友敢告无罪。

梅贻琦讲话 西南联大之永远校长梅贻琦

梅贻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55年,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并任校长。

梅贻琦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开创了清华大学的黄金时代,主导了西南联大的教育奇迹,使中国的高等教育昂然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梅贻琦讲话 西南联大之永远校长梅贻琦

他领导的清华为世界贡献了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新中国培养了14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共23位),涌现出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有训、叶企孙、顾毓琇、陈岱孙、陈省身、钱钟书、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一位位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学术大师。

梅贻琦讲话 西南联大之永远校长梅贻琦

他倡导学术自由,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推行教授治校方略,使清华校政井然有序,无为而治;他虽是国民党中央委员,却从未在治校中倡导党义,而是以人格教育和通才教育理念来指导办学;他献身教育,热爱清华,生斯长斯,心中从未离开过清华(即使他晚年不得已再创新竹清华,可他在世时,新竹清华仅是一个原子科学研究所,因为他心目中的清华,永远是北京的清华园);他虽然身居高位,却清贫如洗,太太摆过地摊,打过短工,甚至独生儿子眼镜丢都无力配付新的;晚年病重入院及身后事,都是学生捐款资助的。

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期间,他的“大师论”奠定了清华乃至中国大学的办校风格,为清华大学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期间,对师资人才进行严格遴选和延聘,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他被称为寡言君子,却妙语如虹。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

“大师论”,是梅贻琦教育思想中最核心的理念。对于老师,他要求不单要能“以己之专长之特科知识为明晰讲授”,而且要为学生的“自谋修养、意志锻炼和情绪裁节”树立楷模,使“从游之学子无形中有所取法”。他对老师的要求,不仅学术好,而且品质高,二者必须兼得。

“通才教育”和“人格教育”是梅贻琦教育思想的另一核心观。在他看来,大学教育,归根到底“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是“通才”,而非“专才”。要重视各种基础课程,知识面要广,以奠定进行专、深研究的基础。

针对当时教育“只重专才,不重通才;重实科不重文理”的严重功利倾向,指出大学应着眼于对学生人格(即思想、文化和修养)的全面培养,要有知、情、志三方面修养。主张对学生进行“智、德、体、美、群、劳”的“全人格”的教育和熏陶,以造就为国家服务实际有用的人才。

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是梅贻琦一生倡导的又一重要教育理念。

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也就是主张在学术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有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他不止一次地流露出对“学术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他在日记中写道:“对于校局则以为应追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

教授治校则是完美展现了梅贻琦校长民主作风和领导才华,充分发挥教授们的智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培养每位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人人都觉得清华有自己的一份,因此,大家都能往共同方向上发力上劲,学风愈纯正,教授愈齐心,清华的成就自然越来越大。

梅贻琦生性不爱说话,被称为“寡言君子”。他的座右铭之一是:“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他平时少讲话甚或不讲话,但却绝不是无话可讲,更不是思想贫乏的表现,而是“嘴里不说,骨子里自有分寸”。清华校友、抗战时曾任经济部次长的张静愚曾说:“凡是和梅校长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他都不肯轻易发言,甚至与友好或知己相处,也是慎于发言。

但当某种场合,势非有他发言不可,则又能款款而谈,畅达己意,而且言中有物,风趣横生。

”梅贻琦讲话,往往“妙语如虹”,甚多魅力和哲理。他曾说过,“学生没有坏的,坏学生都是被教坏的”,“校长的任务就是给教授搬搬椅子,端端茶水的”,表现出一个教育家的胸襟。

1940年,梅贻琦在"为清华服务25周年公祝会"上的答辞中这样写道:"在这风雨飘摇之秋,清华正好像一条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驾驶它的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畏缩,只有鼓起勇气,坚忍前进,虽然此时使人有长夜漫漫之感,但我们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风定。到那时,我们把这条船好好开回清华园;到那时,他才能向清华的同仁校友敢告无罪。

熟悉他的朋友也认为,梅贻琦平时不茍言笑,却极富幽默感和人情味,有时偶发一语,隽永深长耐人回味。赵元任夫人杨步伟女士曾说:“月涵(梅字)与元任都有慢吞吞的诙谐习惯。”叶公超也曾回忆说:“我认识的人里头,说话最慢最少的人,就是他(梅贻琦)和赵侔两个人。”

梅贻琦爱校、爱师、爱朋友、爱学生。闻一多被害,悲愤之余,他一面妥善安排闻一多的后事,一面与当局交涉追查凶手,向报界发表谈话,揭露特务的罪行。为防止类似惨案的发生,他立即将潘光旦夫妇、费孝通一家和张奚若安排到美驻昆明领事馆避险。

吴晗思想活跃,当局曾令清华解聘吴晗,他先拒绝,然后悄悄通知吴晗离去。国难当头,学生运动迭起。梅贻琦理解、同情学生的爱国热情,以超人的冷静维持稳定局面。学生进城游行,他派卡车把学生接回。当局要逮捕、开除学生,他想方设法给以保护。有学生被捕,他费尽周折去保释。学生们也很体谅梅贻琦,每要闹学潮时,总先贴出拥戴梅校长的大标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