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贺敬之 人民诗人贺敬之

2018-12-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贺敬之有着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人生.他的心始终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他敏锐而坚定的目光一直关注着火热的现实生活.他的诗歌抒发着人民大众激情昂扬的心声.从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到21世纪的今天,他的许多诗篇影响着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诗人贺敬之 人民诗人贺敬之我原以为贺敬之是山东大汉,个头应该很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也曾是党政高官,虽已88岁高龄,仍有着文人的灵气,形象亲和,又透出几分威严.中国现代第一部歌剧<白毛女>,妇孺皆知的<回延安>.<放声歌唱

贺敬之有着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人生。他的心始终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他敏锐而坚定的目光一直关注着火热的现实生活。他的诗歌抒发着人民大众激情昂扬的心声。从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到21世纪的今天,他的许多诗篇影响着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一代……

诗人贺敬之 人民诗人贺敬之

我原以为贺敬之是山东大汉,个头应该很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也曾是党政高官,虽已88岁高龄,仍有着文人的灵气,形象亲和,又透出几分威严。中国现代第一部歌剧《白毛女》,妇孺皆知的《回延安》、《放声歌唱》、《乡村的夜》、《朝阳花开》等抒情诗篇,都与贺敬之的名字紧密地连在一起。

诗人贺敬之 人民诗人贺敬之

熔炉里铸出《白毛女》

1924年11月5日,贺敬之出生于山东省峄县(今枣庄市)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在学校里他最感兴趣的是文学。当时学生的新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著名作家的作品,特别是鲁迅、巴金、蒋光慈、叶绍钧等人的进步作品。在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贺敬之的心萌发了向往革命、向往进步的思想。

诗人贺敬之 人民诗人贺敬之

1940年4月的一天,贺敬之和几个同学一起,踏上了奔赴延安的道路。40多天后,他终于到达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并成为了“鲁艺”文学系的一名学生,贺敬之从此穿上了军装,走上了革命之路。

1942年文艺整风后,延安掀起了“新秧歌运动”。从“鲁艺”文学系毕业后,贺敬之任创作员,一直为秧歌队写歌词。他在这个时期创作了不少歌词,为慰劳三五九旅而创作的一直传唱至今的歌曲《南泥湾》就是由贺敬之作词。

创作于1943年的歌曲《翻身道情》,生动地传达了陕北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闹翻身”的火热情感。由于这首词当时没有署名,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地地道道的民歌。这个“误会”恰恰证明了作者深入陕北农民生活,体验陕北农民情感,学习陕北农民语言的成绩。贺敬之已经用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写出了他们对新生活的感受。

在创作了一些新秧歌剧的基础上,1944年冬至1945年5月,由他和丁毅执笔,马可等人作曲,创作了新歌剧《白毛女》。

贺敬之回忆说,当时他参加文工团已有两年时间,是在经过深入生活和参加秧歌剧创作的基础上接受创作任务的。当时,周扬和张庚提出要以“白毛仙姑”的传奇故事为题材创作一部表现人民斗争生活的,具有创新意义、民族化、群众化的新歌剧。《白毛女》虽然有现实的故事作为依据,但是要把它转化为一部艺术作品,需要创作者具有深厚的功力和艺术创造力。

贺敬之在创作《白毛女》的过程中,他把生活了14年的农村情景,父亲的去世,弟弟的夭折,母亲的困苦,融入到了他的创作之中。中国当时整个农村的现状,天地至情,人生况味,在他的笔下自然流出。“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昏黄的灯光下,合作者丁毅为他刻钢板,当贺敬之写完时,丁毅刻印的稿子也完成了,连夜的苦战累倒了贺敬之,他不得不请丁毅去修改最后一场戏。

歌剧《白毛女》上演后,反响非常强烈,台下的观众不住地擦眼泪,抽泣声响成一片。在那个年代,《白毛女》以它巨大的精神感召力,使得千千万万受压迫、受剥削、受蹂躏的中国劳苦群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它不但在当时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而且以其永恒的艺术魅力感染、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党的七大召开期间,中央领导同志观看了《白毛女》。舞台下的毛泽东主席看到喜儿出山洞时流出了眼泪,许多身经百战的将军和战士也泪流满面。刘少奇说:“黄世仁应该枪毙,不枪毙不足以平民愤。”剧中喜儿的悲惨命运让来自大江南北的代表们群情激动。传遍了解放区的《白毛女》成为家喻户晓的一部歌剧,转化成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有力地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