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网盘野草莓】《野草莓》简介与鉴赏

2019-02-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是瑞典著名电影艺术大师英格玛·伯格曼于1957年拍摄的一部影片.影片的编剧兼导演英格玛·柏格曼,是著名现代电影艺术家,他对现代电影艺术的发展和电影语言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一系列影片开辟了电影表现的新领域.新风格和新手法,他并开创了"主观电影"."作者电影"."哲理电影"的先河.他50年代中期拍摄的<第七封印><野草莓>,60年代拍摄的<处女泉><冬日之光><沉默>等影片,曾连

这是瑞典著名电影艺术大师英格玛·伯格曼于1957年拍摄的一部影片。

影片的编剧兼导演英格玛·柏格曼,是著名现代电影艺术家,他对现代电影艺术的发展和电影语言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一系列影片开辟了电影表现的新领域、新风格和新手法,他并开创了“主观电影”、“作者电影”、“哲理电影”的先河。

他50年代中期拍摄的《第七封印》《野草莓》,60年代拍摄的《处女泉》《冬日之光》《沉默》等影片,曾连续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以及美国的奥斯卡等国际电影的大奖。

《野草莓》这部影片被电影史家们称为“意识流电影”的“典范”之作。影片荣获1958年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59年美国影评家协会最佳外语片奖和最佳演员奖;196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等。

伯格曼在《野草莓》这部影片中把现实主义手法与现代主义的意识流手法有机地富有创造性地结合起来,作了动人的表现。他借鉴了表现主义派戏剧家斯特林堡的《一出梦的戏剧》的艺术手法:“在实际发生的事件的基础上,任凭想象翱翔驰骋,纵横交织成各种新花样:把回忆、体验、狂想、幻想、意念、虚幻的荒诞行为和即兴表演,以及异想天开的虚构,全部混杂在一起。

”(《一出梦的戏剧·前言》)影片中叙述了76岁的医学老教授伊萨克·波尔格一天的平常生活,着重表现了主人公对自己一生的美好回忆和道德忏悔。

有关人的孤独与痛苦,生与死、善与恶的相互关系,上帝是否存在等,乃是伯格曼在影片中经常揭示和表现的主题。《野草莓》这部影片,也同样在不同程度上接触和表现了这三个方面的思想和问题。

影片主要表现了医学教授伊萨克·波尔格的孤独、冷漠和痛苦,他与自己的母亲、儿子、儿媳都互不理解、难以交流。尽管他一生中做了不少好事,多年来在邻近地区行医,人们都还记得并感激他,在医学科学研究上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他的内心却是寂寞、空虚和痛苦异常的。他预感到死亡的即将来临,并带着恐惧和不安的心情在等待着。

影片的基本情节系由主人公的五个幻梦构成。伯格曼借助于梦幻,不受理性、逻辑、时空等的约束,而深入到主人公的心灵、意识和下意识领域,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影片开头是老教授波尔格清晨做了一个可怕的怪梦:在梦境中,他一个人在绝对寂静的街头散步,他看见钟表店门前挂着的大钟指针没有了,继而掏出自己的怀表,又发现自己平日报时准确的金表的指针也不见了;他看见一个男人站在街角,帽子下边却没有脸,而且突然轰的一声塌了下去,只剩下一堆衣服;他在恐怖的心境中,又看见送葬的队伍和一辆老式的灵车过来了,那辆急驰而来的灵车的车轮突然松动,飞了过来;他刚躲过飞来的车轮,又见灵车上的棺材摔落在街旁,他走近去,却被一只从棺材中伸出的死尸的手抓住;又见那死尸慢慢从棺材里坐了起来,那穿着燕尾服的死尸竟是教授自己……伯格曼透过这场恶梦,从而深刻地表现了老教授波尔格在晚年所特有的孤独,以及自感死亡临近之类的潜在的心理状态。

接着,在写波尔格驾车去隆德市接受名誉学位的途中,先是在故居黄房子前的野草莓地里,边吃草莓边沉浸在对童年时幸福的回忆里,他梦境般地回忆起青年时代的情人莎拉;后来,在车中打盹,做起梦来,梦到当年妻子指责他冷漠无情,以及在接受名誉学位后,回到儿子家里又梦到莎拉、儿子和儿媳对他的关爱……表现了他内心深处对青年时代的美好爱情的留恋,对自己妻子、儿子的歉意和忏悔意识。

最后,在他忙碌一天完毕入睡后,他又梦见了童年的家和昔日的草莓地,漂亮的莎拉向他走来,他的父母、儿媳等在家庭中都过着愉快的生活……从而表现了他渴望关爱、渴望幸福和对于未来的憧憬。

伯格曼在《野草莓》中,借助于梦幻的形式,成功地展示了主人公“意识的流动”,将主人公内心视觉形象化,表现了老教授在一天中的许多思维活动。影片这种对人物内心意识的形象展示,它不同于一般电影中的“闪回”或“倒叙”,它不为某一中心事件服务,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而完全按照人物的意识或潜意识的不规则的活动而加以展现。

在影片中,有时伯格曼还把过去与现在、梦幻与现实,并列在同一个银幕画面中。例如,在野草莓地里,年迈的波尔格重又见到自己青年时代的情人莎拉。画面中的莎拉还是当年的模样,那样年轻、美丽,而这时的波尔格却是现实中的年迈的老教授,他们这两个不同时间的人物,不仅出现在同一画面中,并且还相互对话。这种将过去时空与现实时空的画面作并列表现的手法,应该说,也是伯格曼的精彩独创。

这部影片在结构上,采用的是多线索、多层面的复调结构:它的基本框架是老教授波尔格从家里到隆德去接受荣誉学位的,是在现实空间的一次“旅行”,时间是从现在到未来。而与这一旅程相平行的,则是波尔格教授由现实触发的内心活动和对往事的回忆,是在自己心理空间的一次旅行,时间则是从现在到过去。

现实与心理空间两条线索,两个层面,或对列、或交叉地展开。这种多层次、多线索的复调结构,突破了传统的线性结构以事件和时间为顺序的逻辑进程,从而无限扩大了影片表现的领域和时空,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容量与层次。

最后,应提到的是,这部影片的主人公伊萨克·波尔格的扮演者瑞典著名演员兼导演维克多·斯约史特洛姆。演员与角色是真正的同龄人,在心理和性格上都有许多共同之处。伯格曼曾说,他在写这个角色时就考虑到它的扮演者了。

正是由于斯约史特洛姆高度质朴、真实、自然的表演,与整部影片的情调和氛围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本片取得巨大的成功。也由于维克多·斯约史特洛姆成功地扮演了这一角色,因而获得了国际电影记者协会的最佳表演奖和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