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古城保护 南塔北台中古城 六楼骑街天下名 | 榆林古城

2019-11-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中国陕西省北端有一座以"六楼骑街,南塔北台"闻名于世的塞上古城--榆林古城.榆林古城位于广袤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区域,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古时的榆林地区,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还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与交融的舞台.榆林古城保护 南塔北台中古城 六楼骑街天下名 | 榆林古城夏商时,榆林地区在雍翟族境内.周时为雍州白翟的一部分.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属地,古称"上郡".秦昭襄王为抵御东方魏国和西北戎狄修建秦长城,在榆林境内途径神木.榆阳.衡山.靖边,全长

在中国陕西省北端有一座以“六楼骑街,南塔北台”闻名于世的塞上古城——榆林古城。

榆林古城位于广袤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区域,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古时的榆林地区,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还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与交融的舞台。

榆林古城保护 南塔北台中古城 六楼骑街天下名 | 榆林古城

夏商时,榆林地区在雍翟族境内。周时为雍州白翟的一部分。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属地,古称“上郡”。秦昭襄王为抵御东方魏国和西北戎狄修建秦长城,在榆林境内途径神木、榆阳、衡山、靖边,全长350千米。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之一。

榆林古城保护 南塔北台中古城 六楼骑街天下名 | 榆林古城

三国时期,上郡为匈奴占据,未设置郡县。东晋时期,匈奴王赫连勃勃在统万城(今靖边白城子)建立大夏国。

统万城遗址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始光四年(427年)北魏灭大夏,设立统万镇,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改设夏州。

榆林古城保护 南塔北台中古城 六楼骑街天下名 | 榆林古城

隋开皇三年(583年),仍设夏(治统万)、长(治长泽,今靖边境内)、绥(治龙泉、今绥德县城)、银(治儒林,今米脂境内)四州;隋大业元年(605年)将绥州改称上州,三年撤销州制,设立朔方、雕阴二郡。为防御突厥侵袭,隋朝长城在前朝长城基础上增补修筑,经榆阳、衡山、靖边,全长18千米。

靖边隋长城遗址

隋末唐初,为地方豪族梁师都占据,自称梁国,僭皇帝位。唐贞观二年师都被灭,唐复设银、绥、夏三州,均属关内道管辖。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在榆林东北部增设麟州(治所今神木杨城)。唐天宝元年(742年)撤州设上郡(今绥德)、银州郡(今党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杨城)。

唐乾元元年(758年)撤郡,复设绥、夏、银、麟四州。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宥州治所由内蒙鄂托克旗迁到今定边境内。后唐庄宗李存勖以府谷县升州(今府谷)。

五代时期州县设有夏州(领朔方、德静、宁朔三县,均在今靖边境内)、银州(领真乡、开光、儒林三县,在今米脂、佳县境内)、麟州(领新秦、连谷、银城,在今神木境内)、府州(今府谷)、绥州(领绥德、龙泉、延福、城平、大斌五县,在今绥德、清涧、吴堡、子洲境内)。

北宋时,榆林地区属永兴军路(初名陕西路),绥州、宥州被西夏占据,未设郡县,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收复,北宋元符十年(1096年)后,得失无常。

宋高宗南渡后沦为金国属地,为鄜延路的一部分,设绥德州、晋宁军(佳芦砦),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撤军设绥德州、晋宁州(二十四年改佳州)。

元代绥德州、佳州属延安路,绥德州领清涧、米脂二县,佳州领神木、府谷二县。

九边重镇

1368年明朝建国,虽元朝已灭亡,但蒙古各部如鞑靼、瓦剌等仍保存了相当的实力,不时南下侵扰明朝边境。尤其“土木之变”后,北部边防形势日趋紧张,迫使明朝谋筑边墙阻断蒙军来路,在二百余年间修建了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的万里长城。

明长城及九边重镇示意图

长城沿线上因边设镇,相继设立了辽东镇(今辽宁辽阳)、大同镇(今山西大同)、宣府镇(今河北宣化)、延绥镇(今陕西绥德县)四镇,宁夏(今宁夏银川市)、甘肃(今张掖)、蓟州(今天津市蓟州区)三镇,后又设太原(今山西偏关县)、固原(今宁夏固原市)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榆林地区隶属延绥镇。

延绥镇全边图

延绥镇长城东起清水营,西抵花马池,由大边、二边两道边墙组成,史称“夹墙”,主要部分于明成化年间由右副都御史、绥巡抚余子俊主持修建。

榆林之名最早见于文字记述是在明朝。据《榆林县志》载,延绥镇有一普惠泉,最初民众逐水而居,自然形成村寨,因泉水周围榆树成林取名榆林寨。之后居民逐渐增多,由寨而庄,成为绥德卫的一个屯所。明成化七年(1471年)设榆林卫。

《明史》列传第六十六卷中载“初,延绥镇治绥德州,属县米脂、吴堡悉在其外。寇以轻骑入掠,镇兵觉而追之,辄不及,往往得利去”。明成化九年(1473年)余子俊上疏朝廷,获准将延绥镇治所迁至榆林,“自子俊徙镇榆林,增卫益兵,拓城置戍,攻守器毕具,遂为重镇,寇抄渐稀,军民得安耕牧焉”。从此延绥镇亦称榆林镇,榆林成为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于一身的边陲重镇。

余子俊将延绥镇治由绥德迁到榆林,不仅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也与周边特殊的地形环境息息相关。榆林城北靠红山,远瞰千里沙漠;东依驼峰山;西向与黑山对望,山下是奔流不息的榆溪河;南临榆阳之水,可谓虎踞龙盘。

三拓榆阳

榆林建镇后发展迅速,军民人口剧增,榆林城池也因之不断扩大,大规模的扩建有三次,史称“三拓榆阳”。

明成化二十二年(1468年)巡抚黄黼[fǔ]向北展筑城廓,城垣约六里,俗称北城。

明弘治五年(1492年)巡抚熊绣拆除原南城墙,将城垣向南扩至怀德门(今凯歌楼)俗称中城。

明正德十年(1515年)总制邓璋扩筑南关外城至榆阳河沿,筑南门镇院门,城周一十三里,俗称南城。

《榆林府志》载“按三拓榆城,先置者北城,今之上帝庙高台即当年南城基边,内有钟楼一,今无,而土人犹称钟楼山焉。嗣将南城展至凯歌楼为止,之楼即当年之南门,现有“古怀德门”四字,后复展至现在南门为止,故旧有北城、中城、南城之曰。”

自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至明万历十年(1582年),历代驻榆官员对榆林城垣屡加修筑,除增高加厚外,并相继完成全城墙外部的青砖包砌。

榆林城垣建有东城门两座,即威宁门、振武门,南城门一座,即镇远门,西城门四座,即广榆门、宣武门、龙德门、新乐门,各城门顶上均建有两层高城门楼。彼时来犯之敌主要来自北方,故榆林城北城垣不设北门以绝后患,殊为独特。

榆林老城门

榆林城小西门旧貌

南塔北台

榆林城南榆阳桥东侧山巅之上,原有一榆阳寺,寺中矗立一佛塔,名为凌霄塔,即“南塔”。此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为楼阁式八角形13层砖石结构,塔身每层砖雕仿木斗栱,四面飞檐外翘,塔顶为圆形砖拱,上覆琉璃瓦。基座四面开门,塔内有砖阶和木梯,每层各面皆开有一窗。门洞横额八面分书“乾清、坤宁、艮止、震发、巽顺、离明、坎日、兑悦”,佛塔中融入道家理念,在全国佛塔中较为少见。

凌霄塔下,榆阳河水缓缓流淌,河上原有榆阳桥。民间传说,榆阳桥是砚,塔影照桥头似笔蘸墨,征兆文教昌盛,故凌霄塔又被称为文笔峰。

民国时期的凌霄塔、榆阳桥

榆阳寺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被毁,惟塔独存。山本已高,山上建塔,登上塔顶可俯瞰榆林全城。凌霄塔作为榆林城附近的制高点,紧密联系着古城的安危。明末李自成攻打榆林城,先攻占的就是凌霄塔。1947年解放榆林的战役,也在凌霄塔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与“南塔”相对,乃为“北台”镇北台。此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气势最为宏大的建筑物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并称中国长城三大奇观,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隆庆五年(1571年)明朝与蒙古土特部签订合约,史称“隆庆和议”,此后蒙汉互市贸易繁荣兴旺。榆林以北四公里红山之上的款贡城成为蒙汉官方交易场所,城西约一公里的易马城为民间交易之地。

萌汉互市

款贡城及明城墙遗址

由于当时有部分蒙古部族利用互市之机骚扰边塞,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延绥巡抚涂宗浚查度地形向朝廷上疏“予念红山边市去镇城止十里许,当贡市期,万骑辐辏,脱有意外,悔无及已”奏请于款贡城西南角筑台以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

镇北台平面呈矩形,底边南北长64米,东西长76~82米,共四层梯台,层台逐级内收,总高29.7米。台体内夯黄土,外砌砖石,各层四面围砖垣,设垛口,台面青砖海墁。台顶原有哨楼一座,清末坍塌。

镇北台作为明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山据险、居高临下、北瞰河套、南蔽三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挥了有效的防御作用,也为榆林城增添了一道有力的屏障。

巧合的是这一塔一台都诞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一为民间佛塔,一为军事要塞。这两组建筑虽不在城内,但在数百年风雨之中,巍然不动地护卫着古城的安危,早已被榆林人视为城池不可剥离的一部分。

1935年10月16日,张学良、杨虎城在镇北台

榆林古城墙

时至清代,满、汉、蒙虽为一家,但民族之间仍存在一定隔阂,在陕西,长城虽失去原有军事功能但成为了自然分界线。清政府规定明长城以南是汉人居住耕种之地;长城外二十至三十里为伙盘地,汉民可在此租种蒙人土地但不定居;再以外二十至三十里为黑界,是蒙汉都不得居住的缓冲地带;黑界以外才是蒙古游牧之地。

清代榆林城墙多次进行修筑,随着战乱平息,亦开设了北城门“广榆门”。直到民国年间,榆林城墙保存完好,其城廓面积达2.1平方公里。榆林城地势东高西低,南北狭长,东北角向外突出。1939年我国著名作家老舍来榆,曾描写道:“城扁街宽”,“坚厚城垣”,“具有北平的局面”。

榆林古城北门

榆林古城北城墙

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榆林古城墙保存较完整,时东城墙长2293米,西城墙长2184米,南城墙长1059.5米,北城墙长1125米,城垣周长6761.5米。榆林城墙“顶宽三丈,底宽五丈,高三丈六尺”,其高度与西安城墙12米的高度相当,超过高11.6米的北京城墙。可惜今日除南门尚存外,其它诸门及全部城楼皆毁。

榆林古城南门瓮城

六楼骑街

榆林古城南北狭长,先有一条大道贯穿南北,称为大街,而后有二街,形成南北向的两条主街。再东西划分,就各有上、中、下三条巷子,大小巷子约在九十条以上,每条巷子都有自己的故事。

让榆林古城名闻天下的,便是在贯穿古城南北的大街上自北向南依次排列的鼓楼、凯歌楼、钟楼、星明楼、万佛楼、文昌阁六座楼阁,榆林人将之称为“一串珠”,他们奇就奇在一个“骑”字上。

天下名城、名楼甚多,但唯独榆林古城才能见到六座楼阁一线排列于当街,行人均从楼中穿过的景象。一方面古城多次扩建,每次城墙南扩,原有的城楼便成了“骑街”楼。另外西北边塞多战事,一旦敌人破城门而入,城里军民随时可将每一座当街楼门洞封闭形成屏障,可谓奇才妙设。

自北向南第一座楼为鼓楼,据传约与榆林镇同时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台基四门洞开,台基之上建有二层庑殿顶木楼,东西两侧为卷棚式厢房,南院正中有木牌楼一座。1975年因嫌阻碍交通被拆,2005年复建,为榆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座为凯歌楼,原为明弘治五年(1492年)巡抚熊绣“二拓榆阳”时主持修建之榆林南城门,名为怀德门。明正德十三年(1519年)更名为太乙神宫。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巡抚姚镆在此举行祝捷、献俘、庆功活动时更名为凯歌楼。台基之上建有二层木构楼阁一座,把台顶分为南北两院,每院各竖铁旗杆一对,南院正中建有木牌楼一座,与其下门洞口的二柱贴墙牌楼相呼应。1974年,因修外贸大楼被拆除,2005年复建。

第三座为钟楼。此楼始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康熙年间在其原址上建“八政牌楼”一座,后毁于战火。现存建筑为1921年所建。原为民国年间陕北镇守使井越秀生祠,取名长春楼。抗日战争时期,为给城内居民报时,在楼顶悬挂大钟一口,改叫钟楼。楼体为中西合璧风格,在古城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第四座为星明楼。“二拓榆阳”后,原有鼓楼明显偏北,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修建星明楼以作打更之所,故又名南鼓楼或新楼。楼基平面呈方形,主体建筑为十字歇山顶重檐三滴水木结构楼阁,通高18米,台明为四角高台,28根檐柱、金柱立于台明之上,中间十字通道。楼内有明代大宦官魏忠贤铜像一座,为国内仅存。此楼清嘉庆、光绪年间均有修葺,2004年进行落架抬升大修,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座为万佛楼。创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民国五年(1916年)庙会其间失火焚毁,民国八年(1919年)修复。台基之上建有砖木结构二层楼阁,南北两院均有配殿,南院有铁旗杆和铁狮各一对。大殿内原供奉佛像数尊,寓“万佛生万福,福德聚会”之意,当地人传说这里是榆林城龙脉龙心所在。建筑现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最南端为文昌阁,始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楼基平面为正方形,因此又叫四方台。楼体风格与星明楼相同,阁上供奉文昌帝君,三层供奉魁星神像。阁毁于1956年,2004年复建。

榆林古城在中国动辄拥有千年历史的诸多古城中,历史不算悠久,规模不算很大,但它以独特的“南塔北台,六楼骑街”而闻名天下。这座曾经的“九边重镇”作为陕北地区重要的中心枢纽,也成为整个陕北文化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