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惠英粤曲独唱】“金嗓子”倪惠英:“抢救”粤剧精粹刻不容缓

2019-02-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倪惠英携徒弟参加直播,借助互联网传播传统音乐. 李凌 摄中新网广州12月15日电 题:"金嗓子"倪惠英:"抢救"粤剧精粹刻不容缓中新网记者 李凌"我们的戏曲精粹从来都是靠一代代艺人口耳相授,现在老一辈艺术家已经越来越少,再不及时抢救整理就来不及了."名扬海内外的粤剧花旦倪惠英,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很多古老剧种的消失,都是因为没有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她目前正致力于梳理粤剧表演的程式.排场.古老唱腔等,编撰成书.[倪惠英粤曲独唱]&q

倪惠英携徒弟参加直播,借助互联网传播传统音乐。 李凌 摄

中新网广州12月15日电 题:“金嗓子”倪惠英:“抢救”粤剧精粹刻不容缓

中新网记者 李凌

“我们的戏曲精粹从来都是靠一代代艺人口耳相授,现在老一辈艺术家已经越来越少,再不及时抢救整理就来不及了。”名扬海内外的粤剧花旦倪惠英,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很多古老剧种的消失,都是因为没有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她目前正致力于梳理粤剧表演的程式、排场、古老唱腔等,编撰成书。

【倪惠英粤曲独唱】“金嗓子”倪惠英:“抢救”粤剧精粹刻不容缓

15岁登台 对戏粤剧大佬

倪惠英,1956年出生于广西南宁,广州粤剧一团当家花旦,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戏剧节第十四届“梅花奖”得主,被业界和观众誉为“金嗓子”、“小曲王”。

倪惠英演出剧照。 受访者供图 

在广州西关听着粤剧长大的倪惠英,从小就是学校文艺骨干,8岁那年在中山纪念堂参加演出时,面对辉煌的舞台暗自许愿,希望有一天能站在舞台中央。14岁那年,广州粤剧团到学校招生,倪惠英自此成为一名职业演员,向梦想出发。

【倪惠英粤曲独唱】“金嗓子”倪惠英:“抢救”粤剧精粹刻不容缓

倪惠英进团后,唱、念、做、打四大功夫一样都不敢懈怠,她自己都记不得受过多少次伤,“练到腰椎劳损,韧带撕裂,脚肿得像一个大鸭蛋,但咬咬牙还是继续坚持”。倪惠英回忆,正是那段艰苦而又枯燥的练功岁月,为日后的每一次登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倪惠英笑言自己是幸运儿,15岁就当上了主角,跟粤剧大佬倌陈笑风演对手戏,分别饰演《红灯记》中的李铁梅和李玉和。当时剧团排演《红灯记》,剧中人物需要有饱满的革命激情,演员的声音要高亢有力,而倪惠英正好适合,于是,入团仅一年的她开始站在舞台中央。

自此,倪惠英犹如穿上“红舞鞋”再也停不下来,一部部戏排演不断,以独有的清新绮丽、婉转传情的艺术风格在粤剧上独树一帜,20来岁就成为名扬粤港澳的粤剧名伶。

倪惠英“挂帅” 好戏一票难求

“在那个粤剧鼎盛的年代,只要自身功夫到家,观众便蜂拥而至。”倪惠英表示自己赶上了粤剧的黄金时代,特别是每次下乡演出,周围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打着火把赶来听戏。

1976年后,粤剧团开始排演传统戏《杨门女将》,倪惠英饰演主角穆桂英。“观众们围着中山纪念堂排队买票,人多得不得了。”粤剧当年的风光给倪惠英留下深刻印象,“戏迷们太疯狂了,一天演几场演了整整30天,依旧场场爆满,我作为主演想买两张票给家里人看,都买不到好的位置,真正的一票难求。”

    倪惠英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正致力于建立完整粤剧表演理论体系。 李凌 摄

科技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随之而来的是粤剧等戏曲逐渐从鼎盛走向衰落,城市观众越来越少,“这里关闭了一扇门,世界也打开了一扇窗,我们开始走出国门。”倪惠英说,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她们常常是刚从农村演出结束,就坐上飞机前往日本、加拿大、美国、马来西亚……甚至非洲的毛里求斯,哪里有华侨华人,哪里就有粤剧舞台。

倪惠英至今还记得,一次在新加坡演出,一位观众把36场的票一场不落都买了,而且还是同一个位置,连看36场。

墙内花也香 粤剧薪火相传

难道粤剧只能“墙内开花墙外香”?倪惠英不甘心,她认为粤剧不能因陈守旧,提出粤剧都市化等创新思路。2002年,由倪惠英策划并主演的粤剧《花月影》公演,传统的浪漫色彩与清新的现代气息惊艳四方,旋即成为中国戏剧界关注的焦点,被戏剧专家誉为“粤剧在社会转型期的代表作”。该剧首演至今十数年历演不衰,倪惠英也成为继红线女之后又一位粤剧表演艺术的代表性人物。

多年来,倪惠英一直致力于把粤剧推向校园、推向世界。她还参与直播节目,希望通过新兴的互联网渠道,向不同的受众群传播传统音乐。她认为,作为优秀的综合艺术,粤剧一直没有做好理论上的整理提升,导致很多东西失传,近年来,在她的不断呼吁和主导下,《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的编撰工作得到了政府重视和全粤剧界支持,“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应该有文化自觉和使命感,于我而言粤剧就是我的终身使命。”(完)